日本「溫活」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為了讓身體保持在適當溫度,而進行的一連串努力,統稱「溫活」。
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教授、東洋醫學研究所附屬診所醫生川嶋朗說,人類的理想體溫是攝氏37度,但現代人的均溫落在攝氏36.1度到36.3度之間,整整少了一度左右。
「有人認為,少了這一度,身體免疫機能下降大約30%,代謝能力也少12%到20%。也就是說,自我療癒力大幅降低,容易罹患各種疾病」。 川嶋朗提出50年前的調查說,半世紀前日本人的平均體溫為攝氏36.9度,且37度的人不在少數。他寫過多本暢銷「溫活」書籍,提倡透過拉高體溫,達到養身強體的效果。
長期處於低體溫狀態,「血液濃度上升變稠,血液循環變差。血液循環不好,氧氣和營養無法傳遞到身體各個部位,體內也無法製造賀爾蒙、神經遞質等物質,茲事體大」。
想拉高基礎體溫,川嶋朗建議,上半身可以穿薄一點,下半身則要厚一些。「發熱的肌肉大約70%都在下半身,因此腰部以下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腰部、腹部、大腿、腳踝等部位」。
此外,細嚼慢嚥亦能讓身體回暖。咀嚼的動作不但可以燃燒內臟脂肪、幫助身體放鬆,也可以避免過度飲食。「相較於繩文時代,每次用餐大概要咀嚼4000次以上,現代人只做到600次的程度」。
Women’s Health Clinic Tokyo醫師知久正明說,不妨留意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富含維他命E的蔬菜、蒜薑辣椒等香料,以及發酵食品如納豆、優格和漬物皆能提高體溫。搭配運動和充分睡眠,效果加倍。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1.多吃溫暖的陽性食物:
可以幫助因寒冷的肢體放鬆,幫助血液流動順暢,消除疲勞。
●含水分少的根莖類,紅色及黑色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紅蘿蔔、牛蒡、洋蔥、蘋果、葡萄等。
●紅茶、烏龍茶、日本煎茶:發酵過的茶比起未發酵的綠茶,更有溫暖身體的效果。綠茶、咖啡則要少喝。
●糙米、全穀類:未精製的食物,含有較高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營養均衡。
●生薑、香辛料: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又具有發汗、驅寒的效果,可以說是廚房裡的良藥。就寢前可以將1小杯熱紅茶配上一小匙生薑末,迅速溫暖身體、進入好眠。或將10片薑放入400㏄水,煮沸後加入蜂蜜混合,熄火再擠入檸檬汁(檸檬切片放入亦可),除了解消冰冷感,對著涼傷風也很有效。
2.保持身體中心部分溫暖:
腹部受寒時,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手腳更容易冰冷。衣物要蓋過肚臍,在室內時,腹部圍上圍巾、蓋小毯子,或利用懷爐讓腹部周圍暖和。
3.鍛鍊肌肉:
肌肉能促使熱能產生,現代人運動不足,肌肉量減少,是冰冷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別因為怕冷放棄運動,就算在室內也可以經常活動足部,增加足部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例如:
●轉動腳踝,向左向右畫圓圈,約2、3分鐘。
●腳尖朝上拉緊腿部肌肉,腳趾反覆用力張開、縮緊至少30下。
●坐在椅子約三分之一處,背挺直,一腿先向前伸直,吐氣緩緩向前彎,感覺大腿內側肌肉拉緊,氣吐盡後回復原狀再換腳做。
此外,睡前可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促進氣血循環、好睡。而訴求塑身的調整型衣物,可能會讓血液循環不良,最好少穿。高跟鞋、太緊的鞋子也要避免。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參考出處:
https://ddnavi.com/news/395771/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