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56.png

 

註:各股價指數期貨、股價指數選擇權、股票選擇權、股票期貨、公債期貨、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及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選擇權契約最後交易日若為假日

或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時,以其最近之次一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選擇權契約最後交易日若為國內假日或遇香港財資公會市場休假日或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時,以其最近之次一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

歐元兌美元匯率期貨、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契約最後交易日若為國內假日或遇國際外匯市場休假日或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時,以其最近之次一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

黃金期貨契約、黃金選擇權契約最後交易日若為國內假日或遇倫敦黃金市場休假日或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時,以其最近之次一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期貨契約最後交易日,若到期月份之第二個星期五非東京證券交易所營業日,最後交易日則改為到期月份之第二個星期五之前一東京證券交易所營業日之前一本公司營業日;遇我國假日未能進行交易,則以前一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最後交易日則順延至次二東京證券交易所營業日之前一本公司營業日。前揭契約最後交易日本公司均得視情況調整之。印度NIFTY 50股價指數期貨契約最後交易日若遇我國或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休假日,則以前一本公司與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之共同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因素未能進行交易,最後交易日則順延至次一本公司與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之共同營業日。

美國道瓊工業平均股價指數期貨及美國S&P 500股價指數期貨契約之最後交易日若遇我國休假日或標的指數預定不發布日,最後交易日則提前至前一同時為標的指數預定發布日及本公司營業日之日,且盤後交易時段元到期契約得不交易。

 

文字解釋上述結算日

各商品交易時間及結算日

台指-

台灣期貨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8:45 ~ pm13:45 ( 8:46 方可下單)
  2. 每月之第3個星期三的前一天為最後交易日

日經-

新加坡期貨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7:30 ~ pm14:30
  2. 3 / 6 / 9 / 12月第2個星期五之前一交易日為最後交易日.

恆生-

香港期貨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9:15 ~ pm12:30 (午盤休息1小時) pm13:00 ~ pm16:30 (晚盤休息45分鐘) pm17:15 ~ pm23:45
  2. 每月底倒數第3個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
  3. 23:45商品收盤,收盤價以最後一筆報價為主。
  4. 如遇聖誔節、新年及農曆新年前夕交易半日,台北時間am9:15 ~ pm12:30

歐元-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1. 每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00 (星期六早上) , 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3 / 6 / 9 / 12月第2個星期三倒數前3個營業日(通常為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mini道瓊-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00(星期六早上),中間5:15~5:30為中場休息.無報價.但可照常下單.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3 / 6 / 9 / 12月第3個星期五倒數前5個營業日(通常為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輕原油-

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

  1. 每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00 (星期六早上) ,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個月25日的前3天交易日(不含星期六、日)當天若為星期一、二、三、四,則最後交易日為前一週的星期五;當天若為星期五,則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黃金-

美國商品交易所

  1. 每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00 (星期六早上) ,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個奇數月倒數第二個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SP500 -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00(星期六早上),中間5:15~5:30為中場休息.無報價.但可照常下單.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3 / 6 / 9 / 12月第3個星期五倒數前5個營業日(通常為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電子期-

台灣期貨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8:45 ~ pm13:45
  2. 每月之第3個星期三的前一天為最後交易日

那斯達克-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1. 台北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am7:00~am6:15(星期六早上),中間5:15~5:30為中場休息.無報價.但可照常下單.日光節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2. 每3 / 6 / 9 / 12月第3個星期五倒數前5個營業日(通常為星期五)為最後交易日

 

你曾參加「行情結算」嗎?

結算價的高低是讓你滿載而歸,還是斷甲而歸呢?「結算」,在操作期指或是選擇權的投資人,沒有人會忽視這個期貨市場特有的機制,每逢期貨將到期的前一週, 市場即開始討論當月份的期貨是會「拉高結算」或是「壓低結算」,短線上的任何波動,都會引起市場的一陣騷動,緊接而來的是積極追價或是強勢停損的動能進入市場,連鎖的效應產生之後,造成期貨價格更大的波動,對持有在倉部位的投資者而言,損益當然也會產生更大的變化,所以期貨市場特有的結算機制是投資人不可不注意的重要事項。 

 

什麼為「結算」呢?

期貨商品與現貨股票在持有期間的比較上,有一最大不同之處,股票在公司永續經營的前題下,持有期間當然也可以無限期長,但是就期貨合約而言,一定有一到期日,在到期日依現貨價格作結算,依個別期貨的不同,可能為一個月、二個月或是三個月,美國指數期貨商品則多為三個月到期,也就是季月合約,在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到期,而台期指為連續月合約,每個月都會有合約到期結算。上列的表是國際上主要指數期貨商品結算日訂定的規則。期貨商品在到期日前,不管是短線、中線交易,可以不限次數地來回買賣,但是在到期日仍未平倉了解部位者,則會進行現金交割。現金交割的價格則是依當時的結算價格,故對持有部位參加結算的人而言,結算價的高低會影響其部位的損益。
在美國有所謂的「三巫日」,三巫日是指數期貨、指數選擇權、股票選擇權三種合約同時到期,每年總共會發生四次,分別是三、六、九及十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五; 尤其在三巫日的最後交易時段,多空的角力拉鉅更為劇烈,使得市場交投放大,市場波動也會加劇,而近年更推出個股期貨,而形成所謂四巫日,讓現貨、期貨市場在到期日可能出現更大的波動。

 

 

舉例:

十月和十一月的合約本來就是兩個不一樣的商品,現在你為了延續合約的效力,進而將十月合約賣掉,再買進十一月合約,也就是一般說的轉倉。轉倉後,十月期的獲利(虧損)已先入袋,十一月期帳面上當然是以你買進的點位來作為成本。

但你想,假如你十月成本是8700,後來在9000換到十一月期,十一月期成本9000,十月已獲利入袋300,接著又漲到9700,那十月獲利300+十一月獲利700不就跟9700-8700=1000是一樣的嗎?

你也可以一開始就交易遠期合約,若到期還沒到目標價,再轉倉,如此可降低轉倉次數(若你的目標動輒好幾千點的話)。

另外轉倉時機也很重要,假如你是多單,就該找逆價差越大的時候轉,越有利。假設我十月在869x買進多單,後來10/16轉倉,十月期賣在887x,十一月期買在884x,只差30點,但若你十月期放到10/18結算日,然後在9:15(現貨9187,十一月期9112)買進十一月期多單,這時的價差就達到75點,也就是說多賺了45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tures7 的頭像
    Futures7

    Futures7胖編天地

    Future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